[1].何光全. 巴西尔?耶克斯利的终身教育思想[J]. 终身教育研究, 2019, 30(4):19-27.
[2].Yeaxlee B A. Lifelong Learning [M]. London: Cassell, 1929: 156.
[3].Peter Javis. 二十世纪的成人教育思想家[M]. 王秋绒, 译. 台北: 心理出版社, 1999.
[4].Cross-Durrant, Angela. Basil Yeaxlee and lifelong education: Caught in time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, 1984 3(4): 279-291.
[5].保罗?朗格朗. 终身教育引论[M]. 周南照, 陈树清, 译. 北京: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, 1985.
[6].联合国教科文组织. 学会生存——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[M]. 北京: 教育科学出版社, 1996.
[7].Albert Tuinman, Ann-Kristin Bostr?m. Changing No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[J]. 2002, 48( 1-2): 93-110.
[8].陈乃林, 经贵宝. 终身教育略论[J]. 教育研究, 1997(1): 11- 15, 45.
[9].郝克明. 跨进学习社会——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[M].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6: 24.
[10].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.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——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[M]. 上海: 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, 2014.
[11].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. 教育发展战略40年回顾与展望[M].北京: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19: 179-191.
[12].社会教育推進全国協議会. 社会教育?生涯学習ハンドブック[M]. 東京: 株式会社エイΔ研究所, 2017: 10.
[13].江泽民.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[EB/OL]. (2010-07-12)http://edu.people.com.cn/GB/8216/196960/12122933.html.
[14].联合国教科文组织.反思教育: 向“全球共同利益”的理念转变[M]. 巴黎: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, 2015.
[15].戴维?N?阿斯平, 朱迪恩?D?查普曼. 国际终身学习手册 上[M]. 上海: 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, 2014: 53.On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