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.马其昶. 韩昌黎文集校注[M].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1986: 491-492.
[2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二七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.
[3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七三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30.
[4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一八八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376.
[5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一三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330.
[6].徐松辑, 刘琳. 宋会要辑稿[M].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14.
[7].王安石. 王安石全集[M]. 上海: 古籍出版社, 1999: 305.
[8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二三九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.
[9].曾枣庄, 刘琳.全宋文: 第七二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.
[10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一二八册[M].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103.
[11].王梓材. 宋元学案补遗[M]. 北京: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 2002: 94.
[12].纪昀.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: 第一一三九册[M]. 台北: 台湾商务印刷馆, 1983: 530.
[13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三五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.
[14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一五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127-128.
[15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一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246.
[16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八四册 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124.
[17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二八九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9.
[18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零二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55.
[19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二二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397.
[20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十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226.
[21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五十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.
[22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一七七册 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321.
[23].杜佑. 通典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1988: 2202.
[24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零四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.
[25].中华书局编辑部. 宋元方志丛刊: 第七册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影印本, 1990: 7576.
[26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一七九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149.
[27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九三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163.
[28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一零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390.
[29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三四六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275.
[30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一三二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353.
[31].李焘. 续资治通鉴长编: 第三册. 北京: 中华书局, 1995: 528.
[32].钱穆. 国史大纲: 下[M]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 1994: 558.
[33].徐梓. 书院祭祀的意义[J]. 寻根, 2006(2): 22-25.
[34].庞钟璐. 文庙祀典考: 卷五五[M]. 光绪戊寅家藏本.
[35].司马迁. 史记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1963: 1947.
[36].陈傅良. 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[M]//止斋集: 卷三九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[37].曹彦约. 白鹿书院重建书阁记[M]//昌谷集: 卷一五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[38].曾枣庄, 刘琳. 全宋文: 第二零六册[M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合肥: 安徽教育出版社, 2006: 147.
[39].胡务. 元代庙学: 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[M]. 成都: 巴蜀书社, 2005: 45.